交易所出台《通知》,量化交易监管重在消除不公平

尚怡达人 2023-09-06 3681人围观 股票投资基金股东可转债

日前,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制定发布《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》和《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下统称《通知》)。个人以为,出台《通知》是非常有必要的,对于量化交易的监管,则重在消除个中的不公平现象。

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不是什么新鲜事。早在2019年,监管部门就开始对量化交易进行重点监控。由于可转债实行T+0交易制度,且许多投资者使用程序化交易进行投资,沪深交易所于2021年2月份在可转债试点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。此次《通知》的发布,也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。

对于股票实施程序化交易,市场上其实还是有不同声音的。今年8月份以来,沪深市场持续低迷,在此背景下,监管部门纷纷发布利好消息力挺股市。印花税减半征收、收紧IPO与上市公司再融资、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等重大利好纷纷出台。但8月28日当天,沪深股市却高开低走,且报收一根放量大阴线,也让市场大跌眼镜。基于此,市场上出现了量化交易砸盘的声音。而且,量化交易也被贴上“砸盘元凶”、“助涨杀跌”、“割韭菜”等标签,也使其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
不过,从事量化交易投资的各方却不认同“砸盘元凶”、“助涨杀跌”、“割韭菜”等说法。相反,其认为,量化交易基本上都是近乎满仓操作,因此不存在所谓的“砸盘”行为。而且,量化交易一般都是逆势投资,股价涨幅过大时卖出,跌幅过大时买入,因此对于市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,既不助涨也不助跌。两方的观点可谓是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”。

尽管此前市场上不乏有取消或禁止量化交易的声音,但此次几大交易所出台《通知》,似乎是为量化交易进行了“正名”。但是,量化交易所存在的问题却也是非常明显的。一方面,针对市场投机氛围浓厚的特点,多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在倡导价值投资,但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显然与之背道而驰。所谓的量化交易,比散户投资者的投机更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因此,推广量化交易,并不利于市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。

另一方面,由于资金量庞大,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的量化交易机构,在T+1交易制度下,玩的其实就是T+0交易。而且,由于这些机构有融券上的优势,低位买入后当天可在高位融券卖出,或者高位卖出后低位回补,从而实现盈利,这一过程无异于“薅羊毛”。 近几年量化交易基金业绩颇为亮眼,既与其逆势交易的特性有关,显然也与其有融券的优势不无关系。

交易所出台《通知》,量化交易监管重在消除不公平

而且,虽然说量化交易有利于提升市场的流动性,但由于量化交易的标的股票更多的都是优质股票,而这类股票其实并不缺乏流动性。因此,除非量化交易的标的股票出现全面撒网的特性,否则其对于提升市场流动性还是存在不足之处。

个人以为,对于量化交易既要从严监管,更要消除个中的不公平现象。资料显示,2019年,百亿级量化私募还只有4家,到今年8月份,这一数据增长至28家,其发展势头之猛可想而知。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,更多百亿级私募出现,以及量化交易机构的规模大幅扩张应是预期之中的事情,这更凸显出强化量化交易监管的必要性。

对于量化交易的监管,既要严控高频交易,也要防止相关机构利用资金优势、持股优势操纵市场。量化交易在美国市场引起争议,其中量化交易会不会构成一种操纵股价的方式,会不会构成欺诈,就成为争议的焦点。而在消除量化交易产生的不公平方面,个人建议有必要对量化交易机构在融券上作出一定的限制。既可在融券数量与规模上着手,也可在融券的交易模式上着手。比如融券实行T+2的交易模式,当天融券卖出后,第三个交易日才可买入相关标的股票。或者对当天买入的证券,禁止量化交易机构融券卖出。对于市场其他投资者而言,如此显然更公平。
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Z-BlogPH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