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话凯士比首席执行官施蒂凡・蒂默曼:百年泵龙头计划加码中国市场

尚怡达人 2023-11-23 2119人围观 投资能源人民币经济建筑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、实习生殷悦 上海报道

作为全球泵和工业阀门的龙头制造商,已有百年历史的凯士比集团在今年迎来了入华30周年。近日,凯士比首席执行官施蒂凡・蒂默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,未来凯士比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,计划将更多的投资重点放在中国。

11月16日,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凯士比绿色工厂光伏电网项目举行并网仪式。该项目利用厂房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,在13幢建筑屋顶上安装8787片太阳能电池板(600瓦/片),预计25年合约期太阳能发电总量约1.3亿Kwh,其中约1.17亿Kwh由厂区自用吸纳,约占目前电力总消耗的50%,剩余的电力将反送至国家电网。

对话凯士比首席执行官施蒂凡・蒂默曼:百年泵龙头计划加码中国市场

“我们在上海工厂揭幕了一个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太阳能发电项目,这将为我们在碳排放方面下降30%。”施蒂凡・蒂默曼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在降低碳排放方面,“我们在全球一共有46家工厂,都使用太阳能板来制造能源。没有太阳光的地方,我们就从一些风能厂购买绿色的清洁电力。凯士比有一个明确目标,即2030年在我们的工厂实现碳中和。”

可以看到的是,凯士比近些年来在数字化、绿色化的投入正持续加码。

2023年4月,该公司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的综合性投资项目――石化能源高效泵制造基地举行了奠基仪式。该项目总投资1.1亿元人民币,将打造一座绿色、数字化全流程化工流程泵工厂,生产工艺涵盖机加工、组装、数字试验台测试、包装物流等全流程,预计建成后每年可新增产值4.5亿元人民币。

谈到中国的数字化发展,特别是“数字孪生”概念,施蒂凡・蒂默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“我在工厂里已经看到整个工厂实现全部数字化的生产。数字化给我们带来的是价值的提升,而且这些数字化的发展将会持续进行下去。”

实际上,对于在华已有30年发展历史的凯士比而言,如何进一步深耕本土化战略是其必须要做的思考题。

“凯士比的本土化策略就是要将德国的技术在中国实现本土化,并且在中国境内雇佣专业的人士来服务本土客户。”施蒂凡・蒂默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即便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,他对中国市场的前景依然持乐观态度。

“中国市场业务占我们全球总业务差不多10%,我们在中国市场可以看到更大的潜力,所以希望把更多的投资重点放在这里。”施蒂凡・蒂默曼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。
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Z-BlogPHP